工业分析与检测技术主要课程简介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13日 00:00  浏览次数:


   工业分析与检测技术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基础化学实验、分析化学 ( 含实验 )、食品分析环境监测与分析、无机材料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化学工艺学、化学计量学
   1、课程名称:无机化学
  课程代码:BJ061311 授课时数:75 学分:4
  课程目标:应使学生熟悉无机化学的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并掌握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能应用无机化学知识解决一些化学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本课程是化学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化学平衡、化学热力学和近代物质结构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溶液中四大平衡的相互关系及有关计算;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
  使用教材:《无机化学》第四版,北师大等四校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无机化学》第二版,庞锡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化学》,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近代化学导论》,申泮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元素无机化学》蔡少华等编,中山大学出版社;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实践环节:基础化学实验
  先修课程:无
  考试/考查及方式:考试、闭卷
  2、课程名称:有机化学
  课程代码:BJ061322 授课时数:72 学分:4
  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初步了解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及新动向。
  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及制法,重要的人名反应、反应的基本类型及部分反应机理,立体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化合物的相互转换及有关的规律。
  使用教材:《有机化学》(第二版),谷亨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有机化学》,东北师大等五校会编、曾昭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邢其毅、徐瑞秋、周政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实践环节:基础化学实验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
  考试/考查及方式:考试、闭卷

  3、课程名称:基础化学实验
  课程代码:BZ061101-2 授课时数:90 学分:5
  课程目标:掌握无机、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典型反应,学会常见无机、有机物的制备、分离、提纯的方法,验证、巩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课程内容:本课程上化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实验课,主要包括无机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无机、有机化学实验技能与基础操作;无机、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和气设计实验
使用教材:《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华南师范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主要参考书:《化学实验规范》北京师范大学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无机化学实验》中山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开课学期:第一、二学期
  实践环节:无
  先修课程:无
  考试/考查及方式:第一学期实验操作考试、第二学期实验理论考试、闭卷

  4、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含实验)
  课程代码:BZ061073-4 授课时数:126 学分:7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培养严谨的学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备初步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巩固和加强无机化学的有关知识。为将来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和一般化学分析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本课程为化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主要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阳离子、阴离子分析,一般物质的分析方法,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比色及分光光度法、定量分离方法等的基本理论及系统基本操作。
  使用教材:《分析化学》,赵清泉、刘谦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分析化学实验》,赵清泉、刘谦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分析化学》,华中师大、东北师大、陕西师大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分析化学》,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开课学期:第二、三学期
  实践环节:分析化学实验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
  考试/考查及方式:实验操作考试和理论考试结合、闭卷

  5、课程名称:食品分析
  课程代码:XZ061455 授课时数:72 学分:4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水分、灰分、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的定量测定方法,并了解食品化学中的营养、卫生、烹饪和食品的滋味和呈味物质以及常见食品添加剂的定性、定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并介绍食品分析方面最新的方法、理论和仪器设备。
课程内容:结论,一般食品成分分析(水分、灰分、酸度、脂类、糖类、蛋白质)、食品呈味物质分析、维生素和色素分析。
  使用教材:《食品分析》,无锡轻工大学等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食品化学》,黄梅丽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食品化学》,李家瑞编译,轻工业出版社;《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技术标准出版社。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实践环节:基础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
  先修课程:分析化学及实验
  考试/考查及方式:考试、闭卷

  6、课程名称:环境监测与分析
  课程代码:XZ061464 授课时数:72 学分:4
  课程目标:熟悉我国的环境监测制度体系,掌握环境标准及制定原则;掌握环境监测技术;了解环境中大气、水、土壤、固弃物及生物样品的布点采样方法、预处理技术及重要监测指标的分析技术;了解环境噪声及放射性的性质、危害及监测原理与技术;并具有进行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了解最新环境监测技术;了解环境监测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方向;
  课程内容:本课程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环境监测与污染物分析能力的专业课。本课程主要研究环境介质(大气、水、土壤和生物体)质量监测与污染物分析的基本程序、基本原理、检测技术,以及环境监测分析质量控制与数据的统计学处理方法。
  使用教材:《环境监测》第三版,奚旦立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
  主要参考书:《环境监测》,刘德生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工程监测》,蒋展鹏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吴邦灿等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实践环节: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工厂见习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及实验
  考试/考查及方式:考查、闭卷

  7、课程名称:无机材料分析
  课程代码: XZ061475 授课时数:54 学分:3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材料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培养严谨的学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备初步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巩固和加强材料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有关知识。为将来从事工农业原材料分析、新材料研制开发应用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本课程为分析与检测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主要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材料的分析原理与方法,金属矿石分析,铁及铁合金分析,有色金属材料分析,工业生产中间品分析,建筑材料分析等的基本理论及系统基本操作。
  使用教材:《材料科学基础》,张联盟,黄学辉,宋晓岚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主要参考书:《材料科学基础》,潘金生.仝健民等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6;《材料科学基础》,徐恒钧主编,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工业分析化学》,张 燮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工业分析》,汤国龙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仪器分析》,方惠群等编,科学出版社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实践环节:无机材料分析实验、工厂见习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及实验
  考试/考查及方式:考试、闭卷

  8、课程名称:全面质量管理
  课程代码:XZ061483 授课时数:36 学分:2
  课程目标:使学生学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工具,为将来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会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和体系;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产品质量进行数据分析,观察生产过程的稳定状态,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变化,进行各阶段控制;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对质量信息进行处理等等。
课程内容:质量管理概述、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ISO9000族标准与质量体系、ISO14000标准、产品设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服务过程的质量管理、质量检验与抽样检验、质量改进、质量成本管理、可信性工程基础、国际质量管理比较
  使用教材:《质量管理学》,焦叔斌、陈运涛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新质量管理学》,张公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质量管理学》,刘广第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工业企业质量管理》,廖永平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实践环节:无
  先修课程:计量学
  考试/考查及方式:考查、闭卷

  9、课程名称:化学工艺学
  课程代码:XZ061445 授课时数:60 学分:4
  课程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工生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典型的化工工艺过程;学会根据具体的对象,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自我获取知识、扩展知识的能力。
  课程内容:以阐述化工生产的基本要领和基础理论为主,介绍典型的化工生产工艺过程,系统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化工工艺及涉及的化工单元操作、化学反应工程、工艺过程优化、环境保护与三废处理和化工过程开发等。同时,把化学工业的新发展及化学工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世界性问题也纳入教学内容,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使用教材:《化学工艺学》第二版,崔恩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主要参考书:《化工基础》,张近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工基础简明教程》,韩百先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实践环节:化学工艺学实验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及实验
  考试/考查及方式:考试、闭卷

  10、课程名称:化学计量学
  课程代码:XZ061496 授课时数:48 学分:3
  课程目标:应使学生学会应用数学来选择最优的测量程序和实验方法,并通过解析化学数据而获得最大限度的信息。
  课程内容:包括统计学与统计方法,校正理论,模型和参数估计,实验设计和优化方法,分析信号处理,化学模式识别,构效关系,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软件和库检索等。
  使用教材:《化学计量学》,梁逸曾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化学计量学—统计学与计算机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邵学广等译,科学出版社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实践环节:无
  先修课程:分析化学及实验
  考试/考查及方式:考查、闭卷

上一条:生化制药技术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下一条:综合理科教育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关闭